2025東港新景點|屏東縣王船文化館 看到藏在火光後的故事

「角頭」不是黑道角頭?拜訪東港全新的「王船文化館」之前,有關東隆宮名聞遐爾的東港迎王平安祭典,大概就是「拿香跟拜」湊熱鬧的程度。走進王船文化館,讓我看到那些寫在木雕裡、藏在火光後的故事,對台灣普遍的王爺信仰,迎王祭典歷史脈絡,迎王工藝、角頭文化、陣頭展演及宮廟科儀有了深層認識。

旅遊前言

東隆宮三年一科的迎王平安祭典,不僅是東港人的集體儀式,也像是一場神聖的行旅,從庶民生活出發,仰望神明世界,再從神界凝視人間,其間諸多只可意會的宗教神秘經驗,經過歲月淬練昇華,融入日常。以前東港人常說一份工作大多只做3年,因為迎王祭典三年一科,為期8天,時間一到,東港子弟身上的香火基因甦醒,必然返鄉投入與神明之約,古早時代一般公司恐怕無法接受員工休長假,因此3年就要換工作,可以窺見迎王平安祭典在東港人心中的神聖地位。

▲東隆宮是東港人的信仰中心。
▲王船是迎王平安祭典的具體象徵,是承載神鬼兵將的法器,肩負著祈福、消災、解厄的任務
▲代天巡狩值年中軍爺會在大科年的前二年到東隆宮安座,以監督王船建造工作及該年間任務之執行。

每次到東港東隆宮,大殿前總有信徒低聲呢喃虔誠膜拜、擲筊、焚香,向主祀的温府王爺祈願。執事班頭戴著高高的藤帽,揮動温王爺令旗為信眾改運驅邪賜福,東港人買新車也會開到東隆宮前廣場「祭改」祈求出入平安。

▲東隆宮執事班頭以温王爺令旗為信眾改運驅邪賜福。

廣場西側王船大爺殿內,若接近大科年,作為祭典主要象徵的王船建構完成會安置其中,前方祭祀著監造王船的「王船大爺」,如果沒有花點時間研究或是委託行家細細解說,對於如此特殊的宗教文化實在難以系統性理解。這次到東港的屏東縣王船文化館,吹著冷氣欣賞各種沉浸式導覽,走讀被形塑、被儲存的王爺信仰與東港迎王平安祭典,如醍醐灌頂,更驚豔於東港竟有如此國際級的文化展覽場域。

▲對於王爺信仰,在多次旅途中拾起瑣碎又片段的脈絡,終於在走訪「王船文化館」後,一切有如神助般被打通任督二脈、醍醐灌頂,對東港迎王平安祭典有了更深切的認識。

東港王船祭典源自清康熙23年(公元1684年) 東港設下淡水巡檢司署,早年先民墾拓謀生不易且多瘴癘,藉由始於唐代温王爺信仰與原鄉清代「王船祭」科儀,驅瘟除煞彌平地方疫疾等不潔之物,為全鄉祈福保安。

▲「五毒大神」是古代行瘟與解瘟之神,相傳清代即有相關陣頭,日治時期傳入東港,亦為目前臺灣古老的五毒大神陣團之一,也在屏東開枝散葉。

相傳公元1706年先民以攜來的溫王爺香火創建東隆宮,自此東港迎王平安祭典活動即以東隆宮為主,而3年1科的王船建造過程遵照古法,雖歷經時代演變,迎王平安祭典科儀仍一直保持著清領時期的祀典禮儀,而且期程時間長、活動規模大,和臺南西港刈香有「北西港,南東港」美譽,民國100年(公元2011年)被列為台灣國家重要無形文化資產。

▲不同地區對於迎王的代稱都不同,東港稱為迎王,在台南安定稱為瘟王醮、西港則說刈香,但指得都是迎王儀式。
▲王爺信仰的五大重要民俗,分別為「馬鳴山 五年千歲大科」、「南鯤鯓代天府 五府千歲進香期」、「西港刈香」、「南關線三大廟 王醮暨遊社」、「東港迎王平安祭典」,皆以列入國家無形文化資產。

屏東縣王船文化館樓層介紹

為保留這些珍貴的文化資產,屏東縣籌設的王船文化館於2024年底完工啟用,白色幾何圖形構成的建築外觀,在吹著鹹鹹海風的東港小鎮上,格外鮮明的存在,也許在畢爾包抑或米蘭這樣的城市,才會遇到如此會讓人駐足品味的建築。館中區隔為五個樓層,包括「海洋信仰」、「千歲巡狩」、「屏東代巡」、「打造神舟」與「東港迎王」等五大展示主題。一樓有誠品書店進駐,還有提供東港傳統美食的「漁行口食堂」,五樓還有一家極具特色的「角頭酒吧」,這是一個身心靈都能夠飽足的場館,都很值得推薦。

1F 迎王信仰

一走進王船文化館,像是穿越時空的入口,這裡沒有香火繚繞,卻有一種寧靜的莊嚴。挑高的大廳牆面高處懸著半截王船,牆面藍色波浪光影搖曳,彷彿仙舟航行於大海,讓人不自覺仰望。一樓海洋信仰展場,以沉浸式劇場「生命的長河」解開迎王平安祭典與王船的歷史起源,影片在近5公尺高、總長20公尺的環形螢幕上流轉,紀錄片花了近4年拍攝時間自2021辛丑正科王船祭典,橫跨至甲辰正科平安祭典,濃縮成約10分鐘精華,完整演繹迎王信仰與送王的王船文化。

▲1F的第一個站點「沉浸式劇場」,以360度國際級環繞布幕放送著2021至2024兩科迎王平安祭典的精華紀錄。

2F 千歲巡狩

2樓展場闡述「代天巡狩」信仰的傳播擴展路線,從閩南族群向外擴展,王船文化拓及臺灣和東南亞諸國,並與寶島在地文化融合形成七大王船系統,衍生五大文化資產,了解臺灣王船的演進與海外的王船文化。

緊接著有一座高約5公尺、寬逾8公尺的代天府牌樓,每逢大科年,東隆宮即會搭起代天府牌樓,是迎王祭典中千歲爺代天巡狩臨時駐蹕地方的行館,在牌樓前有另一個互動式台灣王船文化系統分佈圖,非常有系統地介紹台灣王船文化。

▲東隆宮在迎王祭典前會設置代天府作為代天巡狩千歲爺的臨時辦公居所。
▲在2F展館的互動式展區可以清楚看見全台各地王爺信仰的文化網絡。

2F特展:阮與温王爺的故事

2樓另有「阮的日子,温的日子」展覽,詮釋温王爺與東港人的生命連結,透過12組受訪者為引,帶出東港人的生命故事,也交織建構温王爺在東港人心中信仰的重量,展場以朱、金、藍三個顏色呈現東港的「海洋、技藝、信仰」內涵。展場中還有許多迎王祭典中的器物和,另有展出温府千歲神衣,據說體質特殊的人看了都會所感應。

▲金色,是信仰散發的聖光。
▲朱色,是香火的顏色,象徵傳承,不論是習俗、技藝還是精神;藍色, 則象徵討海人一輩子都要面對的海洋,既帶來豐收卻也兇險無比,養成東港人勇於探索的性格。
▲每個細節背後都有故事。

3F 屏東代巡 打造神舟

王船文化館的鎮館之寶「典藏王船」位於展場3樓,勘稱迎王文化中最具象的精髓,這艘典藏王船由造船師傅在現場打造,與迎王祭典中的王船僅有少許尺吋的差異,之前曾在東隆宮看過王船,不過典藏王船能夠看到更多細節,華美精緻的工藝讓我大開眼界,作為王爺代天巡狩的交通工具,從船身雕刻、彩繪到疏文,所有細節均不得馬虎,面對船艏右側牆面上複刻著他們造船時的「現吋圖」,當年一整批進口實木即是依此裁切翹曲,一旁還有龍骨展示,牆上還有打造王船的師傅工班畫像,一點一滴,都體現精湛工藝與歷史傳承。

▲典藏王船跟實際王船只差了100公分,幾乎是1:1比例打造。
▲以前從來沒有機會看見王船船艙中的樣子,多虧王船文化館讓我們能用俯視角看見船身中所有細節。
▲造王船是大工程,光是建造王船的木材,就要花費數百萬元,王船的造船師傅,都是義務參與,無怨無悔的奉獻。其中「蔡財安」和另外兩位造船體的老匠師「謝春成」、「蔡文化」還獲得「實木王船建造技術」及「王船船帆製作技術」保存者的文資身分。可嘆老匠師漸漸凋零,謝春成於二○一七年過世。
▲現吋圖是立體設計,會依原尺寸裁製在木板上,叫現吋板,再依樣裁切木料。

4F 東港迎王

沿著通往4樓的長電梯,頭頂裝飾的是王船主要結構中像肋骨的「崎仔」,就進入東港迎王平安祭典科儀的重頭戲了,樓梯角落設計了2個圓窗,分別遠眺東隆宮和大鵬灣跨海大橋。

▲4F展館有絕佳視野,可同時眺望跨海大橋及東隆宮。

東港迎王展示祭典時最具特色的七角頭組織、家將陣頭。東港迎王祭典有七個重要單位共同擔負繞境任務,並且產生祭典總理人選,這七個單位原為東港開墾角頭、商業角頭,之後因祭典需求成為祭祀角頭,包括頂頭角、埔仔角、頂中街、下中街、安海街、下頭角、崙仔頂。

東港迎王所恭請的代天巡狩千歲爺有五位,加上中軍府、溫府千歲共七位神祇,七位神祇神轎及王船船具七角頭轎班負責,各有不同顏色代表,最熱門的是具有特殊地位的大千歲轎班,每次祭典結束後三天,以抽籤的方式決定下屆祭典的轎班安排,所有科儀全都遵循數百年前清代儀式進行。七角頭轎班多由父傳子、子傳孫,代代延續。

▲轎班各有不同顏色的服裝,大千歲是金黃色極為醒目,也是各角頭抽籤的第一志願。

屏東縣王船文化館彷彿經過意識中的香火熏陶,回到東港街頭,一切都顯得不同,好像走在一座歷史長河中的文化城,舉目所見是一種代代相傳信仰的風景。來東港,黑鮪魚是一定要吃的,東隆宮也要去拜,王船文化館就更不能不去了!

王船文化館餐廳-漁行口食堂

「漁行口食堂」位於「屏東縣王船文化館」1 樓,主打飯湯料理,看似簡單的飯湯,其實從湯頭、配料、爆香程序都很講究,既是屏東東港地方經典美食,也是在地飲食文化的重要代表,因為地緣關係,一碗飯湯可以吃盡海港的鮮甜滋味,套餐還貼心附上旗魚黑輪和雙糕潤,把來東港必吃的小吃一次品嚐。餐廳走文青路線,空間舒適又有設計感,餐點CP值高,店裡還販售各式東港必買伴手禮!中午逛完王船文化館,來吃一碗熱騰騰的飯湯多完美!

5F特色「角頭酒吧」

5F的「角頭酒吧」,是一間結合在地信仰及海港文化的特色酒吧,每天在王船文化館閉館後,接力延續東港夜風華,讓東港白天至深夜都精彩!酒吧裡提供各式調酒,其中最特別的就是以「王爺信仰」中「七角頭」為發想的「千歲特調」,也有結合當地特色小吃的「特調無酒精飲品」等,每一款都兼具視覺及味蕾享受!

飲酒過量有害健康|開車不喝酒  安全有保障

屏東縣王船文化館展館資訊

屏東縣王船文化館展館
地址:屏東縣東港鎮船頭路9號
開放時間:週二至週日09:00-18:00(週一休館)
電話:08-8331680
門票:全票120元/人,優待票60元/人
(設籍屏東縣東港鎮、南州鄉、琉球鄉之民眾,及6歲以下兒童免費)

角頭酒吧
營業時間:週二至週日18:00-02:00
預約專線:0911993635
飲酒過量有害健康|開車不喝酒  安全有保障

相連文章

臉書留言

一般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