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港美食|在地飄香50餘載 四代傳承海港滋味 林記肉粿

東港以漁業著稱,特產小吃及配料多離不開海鮮,來到東港必吃的「肉粿」也不例外,從靈魂醬汁到肉粿配料都有滿滿大海的饋贈,把海港美食精隨發揮得零離盡致!

據說「東港肉粿」的由來,源自於以前拜拜都會有鹹粿、香腸、豬肉等供品,隨著環境富足,拜拜的供品越發豐盛,祭祀後都吃不完,為了不浪費食物,把這些剩餘食材混合煮成一碗碗豐盛又美味的肉粿,沒想到意外大受好評,成為東港限定滋味!

東港肉粿很多家,每家配料和味道略有不同,聽東港的朋友說,「林記肉粿」相較「葉家肉粿」,比較多在地客,不過因為我沒吃過「葉家肉粿」,所以無從比較,但兩家Google評分都很高,各有擁護者。

林記肉粿位於屏東光復路上,隔著大排水溝與東隆國小相望!門口停車位很多,地理位置相當方便!店面很樸實,沒有華麗的裝潢,座位也不算多,但每天早上7:30營業後,客人就絡繹不絕!

店裡牆上滿滿客人的簽名,老闆笑說:客人想簽我就讓他們簽,都簽到沒位子了,還有很多名人和政治人物來過,店裡空間不大,沒地方放就都收起來了!

肉粿製程繁複,林記肉粿每天新鮮現做,從晚上做到凌晨。每晚將泡好的在來米,現磨成米漿,倒入一籠籠蒸籠,炊煮成粿。一大早再來準備其他配料和小菜!放涼的粿體切成條狀,鋪上香腸、爆香過的蝦猴、三層肉和鮪魚肉燥,最後淋上特製的靈魂醬料,一層層香氣堆疊,成為東港人從小吃到大的古早味!

一般肉粿吃湯的,如果想吃乾的也可以,老闆會另外盛一碗湯!林記肉粿口味有三種,「傳統肉粿」,配料有豬肉、香腸和蝦子、「鮪魚肉粿(鮪魚、蝦子)」,或是「綜合肉粿」,所有配料一網打盡。

▲乾肉粿,湯會另外放。

肉粿裡的蝦是「蝦猴」,老闆很細心,會先將蝦猴手工分級,把大小落差太大的蝦猴分開來,再分批拿去爆香,這樣才能讓每隻蝦猴吃起來的口感均勻。

說醬料是靈魂一點也不為過,製法和滋味都別出心裁,以熬製數小時的魚高湯為基底,淋上米漿勾芡,濃濃稠稠,口感像是西式濃湯,又散發濃郁的中式香氣,初次品嚐覺得相當驚奇,卻又意外融合!

▲用米漿勾芡的湯吃起來很舒服,不會像太白粉勾芡的羹湯那麼負擔,每一口湯都吃得到鮪魚碎肉塊。

一口粿、一口濃湯,搭上澎湃配料,佐著香菜、蒜泥增添風味,敢吃辣的人,不要錯過林記肉粿手炒辣椒醬,香辣兼具,吃起來很過癮!

在老闆強力推薦下,我們還點了東港特有的「招牌鮪魚粉腸」,對於不太敢吃腸類的我,一開始怕怕的,品嚐一口後就卸下心防!粉腸裡的鮪魚餡料非常實在,口感扎實好吃。

關於肉粿,其實不是東港獨有,在台南也曾吃過肉粿,不過東港的肉粿和永康的肉粿,不論做法、吃法都有很大的差異,下次來到東港不妨來試試,這個東港人從小吃到大的海港滋味!

相連文章

臉書留言

一般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